当前位置: 拉布拉多 >> 拉布拉多用途 >> 健康早知道夏季腹泻,当心细菌性痢疾宝
进入夏季天气渐热,各种病原菌活跃起来,细菌性痢疾等肠道疾病进入高发季。宝宝抵抗力弱,家长尤其要注意,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细菌钻空子。那么,细菌性痢疾有什么症状?是怎样引起的,该如何预防?
什么是细菌性痢疾?有什么表现?细菌性痢疾(bacillarydysentery)简称菌痢。是由志贺菌属(痢疾杆菌)引起的肠道传染病。四季均可发生,以6-9月最为凶悍。
由于痢疾杆菌各组及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,且病后免疫力差,因此易反复感染。一般为急性,如未及时治疗、正规治疗、使用药物不当等会延成慢性。因此,早诊断、早治疗是治愈的关键。
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特征为起病急、发冷、发热(可达39℃)、腹痛频发、腹泻、里急后重(就是患儿想拉又拉不多,总像是有没拉完的感觉)及排泄含有粘液、脓及血的稀粪便,再严重一点的话就是恶心、呕吐。宝宝若有如上症状,请及时就诊。
有什么类型?1、急性细菌性痢疾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,其主要分类有以下四种
(1)普通型痢疾
绝大多数痢疾属普通型。因为痢疾杆菌均可产生毒素,所以大部分病人都有中毒症状:起病急,恶寒、发热,体温常在39℃以上,头痛、乏力、呕吐、腹痛和里急后重。先为稀水样便,1~2天后稀便转成脓血便,每日排便数十次,量少,失水不显著,痢疾杆菌主要侵犯大肠,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,所以左下腹疼痛明显。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较多,绝大多数病人经过有效抗生素治疗,效果明显。一般病程10~14天。
(2)轻型
全身中毒症状、腹痛、里急后重、左下腹压痛均不明显,可有低热、糊状或水样便,混有少量黏液,无脓血,一般腹泻次数每日10次以下。一般病程3~6天。
(3)重型
多见于年老体弱或营养不良的患者。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。起病急、高热、恶心、呕吐,剧烈腹痛及腹部(尤为左下腹)压痛,里急后重明显,脓血便,便次频繁,甚至失禁。病情进展快,明显失水,四肢发冷,极度衰竭,易发生休克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。
(4)中毒型痢疾
此型病人多是2~7岁的孩子。由于他们对痢疾杆菌产生的毒素反应强烈,微循环发生障碍,所以中毒症状非常严重。起病急骤,全身中毒症状明显,高热达40℃以上,患者精神萎靡、面色青灰、四肢厥冷、呼吸微弱、皮肤花纹、反复惊厥、嗜睡,甚至昏迷,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。中毒型痢疾病人发病初期肠道症状往往不明显,有的经过一天左右时间才排出痢疾样大便。在痢疾高峰季节,孩子突然高热抽风,精神很弱,面色灰白,家长医院检查和抢救。
2、慢性细菌性痢疾
患者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,可能与急性期治疗不当或致病菌种类(福氏菌感染易转为慢性)有关,也可能与全身情况差或胃肠道局部有慢性疾患有关。主要病理变化为结肠溃疡性病变,溃疡边缘可有息肉形成,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,导致肠道狭窄。
慢性痢疾婴幼儿少见,多因诊断不及时、治疗不彻底所致,细菌耐药,患儿身体虚弱,病程超过2个月。慢性痢疾患儿中毒症状轻,食欲低下,大便粘液增多,身体逐渐消瘦,预后不好。
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该病潜伏期多数为1~2d,短者数小时。起病急,发展快,高热可>40℃(少数不高),迅速发生呼吸衰竭、休克或昏迷;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;也有的在发热、脓血便后2~3d时发展为中毒型。该病根据其主要表现又可分为4型:①休克型(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);②脑型(脑微循环障碍型);③肺型(肺微循环障碍型);④混合型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大便常规病初可正常,以后出现黏液脓血便,镜检有成堆脓细胞、红细胞和吞噬细胞。大便培养可分离出志贺菌属痢疾杆菌。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多增高至>(10~20)×/L。以中性粒细胞为主,并可见核左移。当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,血小板明显减少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情凶险,必须及时抢救降温止惊可综合使用物理降温、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。惊厥不止者,可用地西泮0.3mg/k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(最大剂量≤10mg/次);或用水合氯醛40~60mg/kg保留灌肠。治疗循环衰竭扩充血容量,纠正酸中毒,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。改善微循环,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,应用东菪莨碱、酚妥拉明、多巴胺或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。防治脑水肿和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,给氧。首选20%甘露醇降颅压,剂量0.5~1g/(kg·次)静脉滴注,每6~8h/次,疗程3~5d,或与利尿剂交替使用,可短期静脉推注地塞米松。若出现呼吸衰竭应及早使用呼吸机。抗菌治疗为迅速控制感染,通常选用2种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静脉滴注。因近年来痢疾杆菌对氨苄青霉素、庆大霉素等耐药菌株日益增多,故可选用阿米卡星、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钠等药物。细菌性痢疾是怎样传播的?
1、食物型传播
痢疾杆菌在蔬菜、瓜果、腌菜中能生存1——2周,并可在葡萄、黄瓜、凉粉、西红柿等食品上繁殖,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;带菌的厨师和用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做凉拌冷食常可引起菌痢暴发;食用存储不当发生变质的剩饭剩菜也易引起细菌性痢疾。
2、水型传播
被痢疾杆菌污染的天然水、井水、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,常是引起菌痢暴发的根源。
3、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
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,如桌椅、玩具、门把、公共汽车扶手等,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,若用被污染带菌的手马上去抓食品,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,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。
4、苍蝇传播
苍蝇有粪、食兼食的习性,极易造成食物污染,是细菌性痢疾传播的重要媒介。
日常生活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?夏季,预防细菌性痢疾,最好做到下面几点,让宝宝夏季远离细菌性菌痢。
1、注意饮食卫生,谨防病从口入
不喝生水,不吃腐败变质食物,吃生食一定要保证卫生。饭菜应尽量做到当餐加工、当餐食用。越是营养丰富的饭菜,细菌越是容易繁殖。如要进食剩菜,那么一定要二次加热并彻底热透。
2、储存制作食物生熟分开
如冰箱内同时存放生、熟食品时,应按熟上生下方式存放,以避免熟食品受到污染;生食熟食制作的刀具菜板也尽量生熟分开物品专用,一避免病原菌污染;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。
3、尽量购买食用新鲜食品
仔细辨别出厂日期和有效期。尤其是买奶、肉、禽、海产品时,一定要避免买病死的家禽、不新鲜的海产品等。
4、防苍蝇
妥善贮放食物,防止苍蝇叮爬食物。注意安装纱门、纱窗防蝇,有苍蝇飞入室内及时消灭掉。
5、做好物品消毒
宝宝的奶瓶、碗、勺等餐具先用专用洗涤剂仔细地清洗,然后用流水将泡沫完全冲净后,煮沸或用专用的消毒锅、微波炉等进行消毒。最后还要仔细擦干。如果还留有水,就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,一定要擦干彻底杀灭细菌。
6、洗手很重要
注意个人卫生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。玩具、门把手、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,所以要搞好个人卫生。从外面回到家以及饭前便后都要洗净手,也要给婴幼儿勤洗手。
7、保护易感人群
近年来使用志贺菌依链株减毒活菌苗口服,可产生IgA,以防止痢菌菌毛贴附于肠上皮细胞,从而防止其侵袭和肠毒素的致泻作用。
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患了细菌性痢医院就诊,做到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及早期隔离,在医师指导下服药7-10天,以免痢疾迁延复发,传染其他儿童。
专家提醒,菌痢治疗要彻底,不能以有无症状作为停止治疗的标准,应以肠道内病变是否愈合作为停药的根据。治疗过程应反复查大便及做大便培养。如果药量不足、疗程不够长、治疗不彻底,则可能转变成慢性痢疾。
慢性痢疾可以经久不愈,也可反复急性发作,经常腹痛、腹胀、腹泻、排黏液脓血便,严重影响身体健康,影响儿童生长发育,并长期成为传染源。要抓紧在急性期治疗以达到完全治愈。
细菌性痢疾患儿的饮食注意事项1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份,病情严重的,应遵医嘱补充补液盐,以补充体内流失的葡萄糖、矿物质,并且调节钾、钠、电解质和水分酸碱平衡。
2、不要因宝宝腹泻就不让他吃东西,而是要给宝宝吃易消化的软食,如面条汤、米粥等。三餐应吃一些富有营养、易于消化的食物,清淡饮食。避免吃硬、凉、辛辣以及油腻的食物,以减轻肠道的负担,以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。
3、还要限制甜食、鲜牛奶、炼乳、汽水、豆腐、地瓜等食品,防止肠胀气。同时注意腹部保暖,禁行冷水浴。
肉类浓汁及动物内脏。
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,如嘌呤碱和氨基酸等。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作用,汁越浓作用越强,加重了消化道负担。而且细菌性痢疾病人肠道有病变,有恶心呕吐等症,消化吸收更差。粗纤维、胀气食物。
如芥菜、芹菜、韭菜等纤维粗较多的食物,不易消化,导致局部充血、水肿,炎症不易愈合。而牛奶和糖、豆制品也易引起肠道蠕动增加,导致胀气。忌辛热刺激食物。
韭菜、羊肉、辣椒、鲜辣椒粉和浓茶、酒、各种咖啡饮料,都是强烈的刺激品,可致血管痉挛收缩,使粘膜充血、水肿、破损,故忌用。如何区分过敏性肠炎和细菌性痢疾?当宝宝发生腹泻时,有一种情况是过敏性肠炎。过敏性肠炎是一岁以下婴儿常见的问题,表现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:
急性腹泻常见于添加辅食和更换奶粉之际,一般是由于母乳不够或者妈妈白天上班不能母乳喂养,而添加婴儿配方奶粉引起,添加辅食最常见的就是增加草莓、西红柿、芒果、猕猴桃、南瓜、香瓜和哈密瓜。
慢性腹泻是急性腹泻通过饮食调整后还不能完全恢复正常,大便次数多,多是不成形或者稀便。
急性腹泻有时还会有黏液脓血便,化验大便会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。经常会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而使用抗生素治疗。全国每天会有几百人被误诊,使用各式各样的抗生素,甚至静脉输液治疗。孩子使用抗生素越早,出现过敏性疾病的几率就越大,患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机会也会增多。
区分细菌性痢疾和过敏性肠炎看这5点:
1、痢疾一定会有传染源,如大人拉肚子导致小儿痢疾。因为婴儿饮食很单一,主要以母乳或者配方奶为主,很少有机会传染痢疾。过敏性肠炎的诱因为添加辅食或者更换奶制品。
2、痢疾是一个感染性疾病,既然肠黏膜感染很厉害,孩子一定会出现发烧或者白细胞增高等症状。过敏性肠炎作为一个过敏性疾病,一般表现为嗜酸细胞增高。
3、痢疾是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,培养会有痢疾杆菌的生长,后者大便涂片可以看到杆菌,而过敏性肠炎则没有。
4、痢疾作为一种持续炎症,患儿会有拉不完的感觉,并且哭闹明显。而过敏性肠炎患儿主要是吃后拉,拉前哭闹,拉完后会很高兴,很少有持续性哭闹。
5、痢疾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,抗生素的效果很好。而过敏性肠炎作为过敏性疾病,更换无过敏的奶粉后一般3天就会明显缓解。
预防总好过事后慌乱。因为具有传染性,所以不光宝宝,所有家人成员都要注意卫生避免被感染。以上只是为您做介绍,如有状况请咨询本地医生意见,相信各位妈妈都能作出最正确的选择。
▼更多精彩推荐,请白癜风治疗多少钱北京中科白颠风医院